示范区:努力办好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|世界热闻
2023-06-28 09:05:04 来源: 濮阳日报
关注河南热线

“年初的时候,这里还是一片工地,现在教学楼已经拔地而起了!”市卫都实验学校二期工程让在附近漫步的居民纷纷驻足欣赏。据了解,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、破解区域学位紧缺难题,市卫都实验学校于2022年规划了占地27亩、建筑面积2.2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,并计划于今年9月建成投用。像这样为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而扩建的还有市开德小学、市绿城小学。这只是示范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
近年来,示范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,每年新建或扩建2至3所学校,按照“一校一品牌,全部是名校”的办学思路,促进学校内涵发展,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5月14日,示范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。日前,记者深入示范区,探寻该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独特路径。

大投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实现学校建设加速度

示范区成立于2012年,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,城区人口骤然增加,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,成为示范区近年来急于解决的问题。

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慢不得,更等不起。”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庆元在谋划部署教育工作时掷地有声,“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教育的生命线,关系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,也寄托着千家万户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。我们一定要坚持在社会发展规划、财政资金投入、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满足教育,优先保障教育事业的各项支出,优先保障广大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,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,努力办好更高质量、更高水平、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。”

根据城乡发展趋势和城镇化建设要求,示范区科学编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,重点在城市发展新区、功能区等学位紧缺地区增加教育设施,满足适龄学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。

“加快学校建设进度,资金保障是关键。2018年以来,示范区坚持在财力分配上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求,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20%投入学校建设。”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孔伟介绍说,随着示范区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加大,财政压力日渐增大。为弥补资金不足,示范区党工委、管委会统筹协调,积极拓宽融资渠道,有效破解资金瓶颈。该区实行“政府投资、平台公司代建、政企合作、片区开发”四种投资模式加快学校建设,既缓解了示范区的财政压力,又为学校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。

图为市开德小学二期施工现场。通讯员 卢珂 摄

每所学校实现当年建成、当年招生,工期之短、任务之重,可想而知。区党工委、管委会采取多种措施破解工程建设难题:成立工程推进指挥部,由区党政班子成员担任指挥长,深入建筑工地调查研究,协调解决施工难题;紧盯前期手续办理,安排专人积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,专人盯守、蹲点办理,有效避免了因手续办理影响施工进度的现象;建立工作推进机制,根据学校招生开学时间,倒排工期,建立台账,采用“日例会、周调度、月观摩”的方式加快工程进度。

“我们按照小学距离不超500米、中学距离不超1000米的要求,规划布局了18所中小学,总投入达30亿元。”示范区教育工作办公室主任刘建华向记者介绍说, 目前,该区已建成市绿城小学、市开德小学、市开德中学、市绿城中学、市卫都实验学校、市西湖中学等11所中小学,学位数量增加至2.7万个。其余7所中小学也将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全部建成投用。

高标准

铸就学校建设高品质

“在学校建设上,我们紧扣‘全市乃至中原地区教育高地’的战略目标,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,按照‘四个一流’(硬件建设全省一流、教学设备全省一流、师资队伍全市一流、教育质量全市一流)的建设标准,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,确保学校规划设计高标准,确保各种发展指标全部达标。”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谷进锋介绍说。

图为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地奔跑。 通讯员 卢珂 摄

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、运动区、课间活动区和立体空间四大部分,做到动静分区明确,凸显校园的整体功能。校园景观的设计紧紧结合教育建筑的主题,以四季常绿、三季有花为设计目标,倾力打造绿色生态文化校园,努力让学生获得生动多彩的校园生活体验。

学校主体完工后,教学设施配备均采用当年最先进的配置标准。每所学校均配备了教学云平台、数字化录播室、创客教室、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和大型多功能报告厅、图书阅览室、书法教室、理化生实验室等功能室。同时,示范区结合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》,实行“一校一策”,抓好督导评估和整改提升。

当前,在示范区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,最美的环境是校园,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事业已成为示范区聚人气、增活力、促发展的重要支撑,学生人数连年剧增。截至目前,全区中小学生总数已有1.5万余人,是2015年首届招生人数的70倍。

学生数量和办学规模双提升,教育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,老百姓满意度也不断提高。“我们不仅看到学校硬件设施越来越好,也能亲身感受到学校教育越来越丰富、优质,孩子出门就能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。作为家长,对示范区教育充满信心,也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十分放心。”学生家长李女士说。

重内涵

打造优质教育品牌

6月21日,市开德小学举行了“端午传诗意 家国情绵长”主题音乐诗会,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献上了精彩的演出。“以文化人、以德育人,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润下成长。”市开德小学校长何风彩对记者介绍说,示范区一直坚持把加强素质教育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,采取多种措施,精心组织各类活动,全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
整体移植。2021年,示范区主动对接市教育局、市油田教育中心,实施“油地携手,强强联合”,市油田第二十中学、市油田第十一小学、市油田第七小学3所中小学132名教师整建制进驻示范区合作办学,壮大了教师队伍,增添了教育活力。

重点引进。示范区建立健全教育干部选拔任用机制,坚持从市直名校中引进办学经验丰富、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的同志担任校长。

公开招聘。自2015年以来,示范区通过公开招教累计招录本科以上学历教师569人,其中研究生学历98人。

注重培养。积极落实“国培”“省培”等师资培训计划,有效开展专题培训、岗前培训、网络培训等专项活动,实现了教师培训培养全覆盖。

“最重要的是做好保障。”示范区坚持优先安排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性支出,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;累计为没有住房的教师提供公租房200余套;采取“个人承担+财政补贴”的方式,统一为全区离家较远的教师提供午餐;引导辖区内企业,积极捐资助学。恒基伟业开发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设立了示范区教育发展基金,连续三年为全区教师定做工装。一系列措施,为广大教师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,也使广大教师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增强。

2019年以来,全区81名教师在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获得奖项,260名教师在市级及以上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名列前茅。2021年,示范区择优推荐22名教师参加了濮阳市第21届优质课大赛,12人获市级一等奖。

依托优秀师资力量,示范区将特色办学作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。该区坚持“一校一品”的办学思路,引导学校以文化立校、用特色兴校、靠质量强校。抓实“五项管理”,提升“双减”效益,深化教学改革,发展素质教育,努力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、提高教师核心素养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晋位出彩,形成品牌,有效提升了示范区教育事业核心发展力。

市开德中学的“创客教育”,市绿城中学的“正气文化”,市绿城小学的“阳光教育”,市开德小学的“新礼乐文化”成长体系,市卫都实验学校的“家校共育”,市高阳实验学校的“春晖教育”,市西湖小学的“山水文化”,市卫河小学的“诗·润文化”等办学特色也都主题鲜明、精彩纷呈。据不完全统计,示范区的中小学在全国阳光教育学校、足球特色学校、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,荣获奖项200余个。特色办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。数百名学生在国家、省、市级文明创建、书画比赛、经典诵读等比赛活动中屡获殊荣。

“当前,示范区的教育蓝图已化作大潮涌动、千帆竞发。相信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,示范区教育一定能顺势而为,乘势而上,聚势而强。我们将继续努力,将示范区教育打造成为濮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!”郭庆元说。本报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丁兵团

责任编辑:薛丽慧
责任编辑:hN_2826